相关问答
的计算方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
的计算方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以下简称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因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或应税劳务收入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 销项税额的计算公式为: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 销项税额是增值税条例中的一个概念,从定义和公式中我们可以知道,它是由购买方支付的税额对于属于一般纳税人的销售方来讲,在没有抵扣其进项税额前,销售方收取的销项税额还不是其应纳增值税税额。销项税额的计算取决于销售额和适用税率两个因素。适用税率在前已有说明,此处主要介绍销售额。需要强调的是,增值税是价外税,公式中的“销售额”必须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的销售额。
是合理的,我国法律规定,月收入超过3500的公民,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个人所得税额是以每月收入额减除免税的应个人负担的“五险一金”等项目,再减去允许扣除费用3500元(外籍人员按4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交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应纳税所得额通俗的理解为工资、薪金所得总额(如果基本工资按3000算的话,为),(单位应该为你交了保险了吧)减去个人交纳部分的社会保险额和住房公积金(社保大概金额200,自行按实际数算),减去不征税部分(这一部分不知你是否涉及到了,包括1、.独生子女补贴;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庭成员的副食补贴;3.托儿补助费;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总的来说就是工资、薪金所得总额-个人交纳部分的社会保险额-不征税部分,起征点2000,超过2000的部分为应纳税所得额,所以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大概算算就是=9800,为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按20的税率扣除,速算扣除数375(参考楼上同胞的)=9800*20%-375=1585,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6人已浏览
1,226人已浏览
300人已浏览
30,4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