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关于对慈善捐赠领域相关主体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中规定,被纳入黑名单的社会组织,不能享受24项来自政府各个部门的优惠...
首先,没有签三方协议,毕业以后,要么你的档案委托学校保管,要么委托户口所在地的人才中心保管。因为户口一般不和档案分离。如果牵涉到落户,没有签...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对联合惩戒对象采取下列一种或多种惩戒措施:(一)限制或禁止失信当事人的市场准入、行政许可。包括严格道路运输市场准入、限制企业经营的审慎性参考、限制取得生产许可、限制参与政府采购活动、限制取得政府供应土地、限制参与工程等招投标、限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供新增项目核准时审慎性参考等八项措施。 (二)对失信当事人加强日常监管,限制融资和消费。包括加强货车生产和改装、重点货源单位、重要路段和节点、安全生产监管,将失信人违法超限超载记分情况供驾驶证审验换发时参考,将失信记录供金融机构融资授信时审慎性参考,从严审核企业债券发行,限制乘坐飞机、列车软卧、高铁等部分高消费行为等十项措施。 (三)限制失信当事人享受优惠政策、评优表彰和相关任职。包括限制其获取政府补贴性资金和社会保障资金支持、限制其享受运输绿色通道等优惠性政策、在纳税信用管理、成为海关认证企业、评优表彰、在事业单位或生产经营单位任职等方面采取限制或禁止措施等八项措施。
失信联合惩戒对象是指经银行多次催款拒不履行职责而被银行列入黑名单的人员,俗称老赖。对严重失信的主体,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依法依规采取行政性约束和惩戒措施。
根据《慈善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捐赠人捐赠实物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首先,捐赠人捐赠的实物应当具有使用价值,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标准。捐赠人捐赠的实物,最终会用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的规定和强制性技术标准。产品应当对社会生活和人体健康无害,不能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其次,捐赠人捐赠本企业产品的,应当依法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捐赠人作为生产者,如果因其捐赠的本企业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给受益人或者其他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如因产品存在缺陷给受益人或者消费者造成其他损害的,根据的规定,捐赠人还要承担赔偿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51人已浏览
1,117人已浏览
2,548人已浏览
69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