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 2、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只要单位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未支付员工工资,就是属于拖欠工资的行为,员工可以和单位进行协商要求支付,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通报。(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天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为三种情况:第一,对于劳动纠纷案件,如果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第二,仲裁后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如果雇主不执行,农民工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第三,属于劳动债务的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拖欠工资等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不能以过激和暴力行为领取工资。例如,爬楼、堵车等,必须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否则,暂时的冲动不仅没有什么用,还有违反刑律被追究责任的可能性。
劳动者辞职到期,用人单位不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被拖欠的工资。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你们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3、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1、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2、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3、只有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案件调查清楚后,才能责令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支付工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56人已浏览
278人已浏览
255人已浏览
1,25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