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 2、调查了解对方当事人的履约能力等状况。 3、订立合同之前事先调查了解对方当事人的资信状况...
1、自行协商无果的话,请抓紧时间寻求法律途径维权。 可以要求法院判决卖家继续履行合同。如果要提出该诉求,务必在卖家以高价将房屋再卖出之前,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6月5日公布的《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法释【2012】8号,简称《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2条规定:“当事人签订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意向书、备忘录等预约合同,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买卖合同,一方不履行订立买卖合同的义务,对方请求其承担预约合同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预约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对于卖方而言,依照买卖合同的约定,应负交付货物的义务和货物质量的义务。审查卖方的履约能力,可以通过审查对方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进行,也可以实地参观审查。对于买方而言,依照买卖合同的约定,主要应负交付货款的义务。审查买方能否按时足额支付货款,可以审查买方的注册资金和归其所有的财产。对于公民(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而言,可以通过他所在单位以及他的亲戚、邻居、同学、朋友等熟人调查此人的履约能力。对于法人而言,可以通过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等多种渠道了解其是否具有履行能力。无论是与公民签订买卖合同,还是与法人签订买卖合同,无论是签订工矿产品买卖合同,还是签订农副产品买卖合同,都要调查对方当事人的履约能力。否则,偏听一面之词,往往成为受欺诈的原因之一。
1、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 2、调查了解对方当事人的履约能力等状况。 3、订立合同之前事先调查了解对方当事人的资信状况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欺诈纠纷和违约纠纷。 4、精心准备合同条款。 5、及时、依法办理法律规定的批准、登记等手续,办理合同公证。 6、有些合同,如技术引进合同等,法律规定必须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后才生效。当事人应当及时将此类合同依法办理手续,以免因此而产生合同无效纠纷。 7、出卖人具有交付标的物,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当事人处理买卖合同效力纠纷之前,应该充分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司法解释,应该充分调查对方当事人的履行能力,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欺诈纠纷和违约纠纷,还应该精心准备合同条款,对于违约责任有明确的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5人已浏览
213人已浏览
263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