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既有法律强制性规定,也存在约定为主,法定为辅的内容。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括:1、在支付时间上法定法律有明...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人员仅限于用人单位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知道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和期限由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竞业限制协议生效前或者履行期间,用人单位放弃对劳动者竞业限制的要求,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 2、竞业限制协议对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支付形式等未作约定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双方当事人由此发生争议的,可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继续履行竞业限制协议的,应当按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确认的标准及双方约定的竞业限制期限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应当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用人单位放弃对剩余期限竞业限制要求的,应当按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确认的标准支付已经履行部分的经济补偿金。 3、用人单位与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义务的劳动者在竞业限制协议中对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支付形式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因用人单位原因不按协议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经劳动者要求仍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解除竞业限制协议。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职工离职时
竞业禁止义务是指公司董事和高管未经股东大会或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他人寻求属于公司的商机,自营或为他人经营与其公司相似的业务。其性质是指加入义务主体而不是特定竞业行为的义务,本质上是不作为的义务。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根据法律规定的强制程度,可分为法定禁止和约定禁止两种。《公司法》规定,在第148条第4款和同一条第5款中,总结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公司法》中竞业禁止义务的主体是公司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公司中的非上述人员不需要遵守。
1.《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2.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限制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业务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32人已浏览
451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