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
1、根据《劳动法》第51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2、新劳动法婚假规定就这一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2011年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文公布《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将产假由90天增至 14周,生育流产医疗费用由单位支付。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草案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并规范了相关待遇。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2011年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文公布《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将产假由90天增至 14周,生育流产医疗费用由单位支付。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草案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并规范了相关待遇。
根据产假政策的最新规定,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家法定产假天数为98天。自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全国25个省份将产假延长至128至158天。广东、甘肃、黑龙江、海南、河南的产假将近半年,西藏甚至可以休息一年。法定结婚年龄(女性20岁,男性22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的婚假。符合晚婚年龄(女性23岁,男性25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的法定婚假。如果男女结婚时不在一个地方工作,他们可以根据距离给予另一个旅程假。《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法定休假、婚丧假和社会活动期间的工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77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1,94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