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原告具有请求资格;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赔偿请求; 4、有受损害的事实根据; 5、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期限等。 6、《国家赔偿...
(1)原告具有请求资格:(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赔偿请求和受损害的事实根据;(4)加害行为为具体行政行为的,该行为已被确认为违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九条规定,赔偿请求权人单独提出赔偿请求,首先必须经过先行处理程序,即先行处理程序是行政赔偿诉讼程序的前置程序。 2、行政赔偿的先行处理程序体现了行政先行处理原则。所谓行政先行处理原则,是指赔偿请求人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时,一般须经过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或与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协商,若不能达成协议或请求人对行政处理决定不满意的,或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处理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均规定了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原则。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也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单独就损害赔偿提出请求,应当先由行政机关解决。” 3、适用先行处理原则,体现了尊重赔偿义务机关的首次判断权,有利于提高国家机关执法水平和工作效率,有利于迅速解决赔偿争议,也有利于加强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的监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赔偿请求人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具有请求资格;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赔偿请求和受损害的事实根据; (4)加害行为为具体行政行为的,该行为已被确认为违法; (5)赔偿义务机关已先行处理或超过法定期限不予处理; (6)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赔偿诉讼的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7)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期限。
1、原告具有请求资格;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赔偿请求; 4、有受损害的事实根据; 5、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期限等。 6、《国家赔偿法》规定,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 7、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6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3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