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二审法院查明一审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裁定有错误的,应如何处理1992年7月14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
第二审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审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的裁定确有错误,且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审人民法院的裁定,指令原审人民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受理,是指人民法院接受原告起诉,并启动诉讼程序的行为,这一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立案。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有可能引发民事诉讼程序,但可能不等于现实。由可能变为现实,中间必须经过人民法院对起诉的审查。审查合格的接受起诉,否则即裁定不予受理。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经过审查,认为原告的起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就不应当受理案件,而应分别不同情况,作出处理:(1)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2)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纠纷自愿达成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3)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行政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4)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5)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诉处理,但是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6)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期间内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1.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人民法院对本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应当负责,发现确有错误应当自己进行纠正,因此,民事诉讼法赋予法院对本院所作判决、裁定依法予以纠正的权力,院长发现本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本院审判委员会。审判委员会对所提交的判决、裁定进行审查,决定是否进行再审。对决定再审的,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并重新组成合议庭再审。 2.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有权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如果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调取材料,依审判监督程序自行审理,也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下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后,应当将审判结果上报最高人民法院。 3.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监督,发现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可以自行审理,也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予以纠正。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于本法院第一审案件的判决,在宣判以后,发生法律效力以前,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的时候,不论判决书已否送达,都不能由本法院改判。判决书如未送达,仍应送达。这种案件如果在上诉期间当事人提起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应当由上诉审人民法院按照上诉审程序进行审判。原审人民法院可以提出自己认为原判决确有错误的意见,报送上诉审人民法院参考。如果在上诉期间当事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第一审判决就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即可按照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二条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处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41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