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爆炸物刑法司法解释

2021-12-05
一般指能引起爆炸的物质。如炸药、雷管、黑火药等。粉尘、可燃气体、燃油、锯末等在特定条件下引起爆炸的物质,广义上也属于爆炸物。我国对爆炸物实行严格控制。并规定严禁携带爆炸物进出公共场所、车辆等公共场所。《关于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09年11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6次会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11月16日发布。为依法惩治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物的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和审判实践,现决定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进行如下修改:一、将《解释》第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非法储存’,是指明知是他人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的枪支弹药,或者非法储存爆炸物的行为。增加一条,作为《解释》第九条:因筑路、建房、打井、整修宅基地及土地等正常生产、生活需要,或因从事合法生产经营活动而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物,数量符合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标准,未造成严重社会危害,且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依法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免除处罚。有前款情形,数量虽符合本《解释》第二条规定的标准,但也可不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