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建议申请认定工伤,或到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个人申请程序: 用人单位员工发生伤(亡)事故后,若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出具事故报告及申请工伤认定...
您这种情况时可能构成工伤的,那你可以去做一个工伤认定,等伤情稳后做一个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依照工伤等级,工资情况赔偿治(医)疗费、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属于工伤,应该申请工伤认定程序,按照工伤待遇支付(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需要申请工伤认定,根据鉴定结论确定是否构成工伤。如果构成工伤,那么应当获得工伤保险理赔,有单位或工伤保险赔偿,如果不构成工伤,那么相关治疗费用自行承担。 赔偿项目赔偿标准赔偿机构 医疗费按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支付。工伤保险基金 伙食补助费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工伤保险基金 交通、食宿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产生,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工伤保险基金 康复治疗费须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按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支付。工伤保险基金 工伤医疗期工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不超过24个月。用人单位 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按月支付。工伤保险基金 辅助器具费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基金 一次性 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 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 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 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 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 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工伤保险基金 伤残津贴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 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 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 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补足差额。工伤保险基金 五级、六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难以安排工作的,按月发给伤残津贴。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补足差额。用人单位 一次性 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广东省标准 七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八级伤残为4个月的本人工资; 九级伤残为2个月的本人工资; 十级伤残为1个月的本人工资。工伤保险基金 一次性 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广东省标准 七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 八级伤残为15个月的本人工资; 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 十级伤残为4个月的本人工资。用人单位 安家补助费六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广东省工伤赔偿标准)。用人单位 丧葬补助金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工伤保险基金 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工伤保险基金 一次性 工亡补助金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工伤保险基金 下落不明 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工伤保险基金
这是属于工伤的,至于赔偿要看具体情况。本案的处理方式有两种:1、如果员工和单位之间有劳动合同,则员工的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如果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只要有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也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其法律依据是工伤保险条列第14条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可以认定为工伤;具体的工伤待遇有一次性伤残赔偿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津贴等;2、如果单位不承认与员工存在劳动关系,而劳动者又没有证据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则可以按雇佣关系中人身损害赔偿的要求向单位索赔;具体的索赔项目有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伤残赔偿金、被抚养人的生活费、精神损失费等,这两种处理方式都可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18人已浏览
534人已浏览
579人已浏览
4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