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当事人的描述不清晰,其判断政府的征地行为是否合法,应该确定其是否有相关部门的批文来判断。如果有相关政府的批文,就属于合法征地。根据《土地管理...
1、证据无需在立案时全部提交; 2、只要在举证期限内,都可以补充提交证据; 3、立案后应当跟踪案件,及时提交补充证据; 4、若确实来不及提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事诉讼案件的当事人申请延期审理的规定如下,根据《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遇有以下特殊情形,致使法庭审理无法按期或继续进行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才可以提出延期审理申请: (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民事诉讼中,必须到庭的当事人指能够正确表达意志的离婚案件当事人和负有赡养、扶育、抚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必须到庭的其他诉讼参与人则泛指如:其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甚至无法进行庭审的其他诉讼参与人,如:给国家、集体或者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知道案件重要情况的证人,开庭审理不可缺少的翻译人员等。 (2)当事人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法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找到了新的重要证人,发现了新的证据线索时,可以申请延期审理,以收集、调查新的证据,并通知新的证人到庭作证。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认为需要重新予以鉴定、勘验,或者已有证据材料不清、不足,需要补充调查的,可以申请延期审理。
如果回避申请被法庭批准,因回避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一)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二)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三)由于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具体案情是什么?你描述的内容是证据部分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9人已浏览
107人已浏览
205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