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职工患病期单位能不能解除合同 《劳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职工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间,用人单位不能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者能否获得经济补偿的关键在于谁是提出方。《劳动合同法》第46条明确,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36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并与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补偿金3.5个月工资。违法解除的话,两倍7个月工资。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中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在第四十六条中同样也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所以,若所在单位被宣告倒闭了,则用人单位应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具有法定过错,员工解约,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没有法定过错,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三十七条、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合同。 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三十七条规定解除合同,没有补偿。 用人单位具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法定过错,劳动者依法解除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一)款和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经济补偿金,满半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支付,不满半年的按半年支付。最多支付12年。 计算经济补偿金的本人工资,按劳动者解除合同前12个月平均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各种补贴和津贴、加班工资、奖金和特殊情形下支付的工资。本人工资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按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计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1人已浏览
105人已浏览
96人已浏览
27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