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情形如下: 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遭到严重威胁,需要紧急处理的: 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
根据《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即加班),应与劳动者协商。既然是协商,当然就应该就加班时间和加班报酬协商一致,否则就是强迫...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实践中有不少公司在其规章制度中规定员工不得拒绝公司合理的加班安排,员工拒绝的,公司可给予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对于这样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裁判机关如何评判?员工是否有权拒绝加班?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遭到严重威胁,需要紧急处理的。 2、必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的。 3、生产设备、交通运输路线、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4、为完成国防紧急任务,或者完成上级在国家计划内安排的其他紧急生产任务,以及商业、供销企业在旺季完成收购、运输、加工农副产品紧急任务的。
在什么情况下,员工不得拒绝加班: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解释,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员工不得拒绝延长工作时间:1。自然灾害、事故或其他原因严重威胁人民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需要紧急处理。比如非典时期需要生产大量的口罩,纺织厂的员工要服从指挥,要牺牲个人时间加班生产口罩,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2、设备维护必须在法定节日或公共节假日停产期间进行。3、生产设备、交通路线、公共设施故障,影响生产和公共利益,必须及时修复。4、为了完成国防紧急任务,或者完成国家计划中上级安排的其他紧急生产任务,以及商业供销企业在旺季完成农副产品收购、运输和加工的紧急任务。在上述特殊情况下,用人单位组织员工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法律规定的条件限制,但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0人已浏览
306人已浏览
226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