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都属于劳动合同纠纷。怎么提问企业劳动纠纷首...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都属于劳动合同纠纷。怎么提问企业劳动纠纷首...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目前我国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主要包括一审、二审和再审的审理期限。 1、一审审限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审限从法院正式立案的次日算起。)。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2、二审审限 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审限为3个月,特殊情况由本院院长批准延长;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 3、再审审限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的审限依据适用的程序确定,按照一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按照二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二审程序的审限。以上就是劳动诉讼拖跨企业技巧。
《劳动纠纷维权要点与技巧》系统、专业地介绍了劳动合同、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工伤事故等纠纷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全书基于劳动者维权的角度,帮助劳动者进一步正确理解、掌握和应用劳动法律,设身处地为劳动者提供法律对策,以达到不请律师也能维护自己劳动权益的目的。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走以下流程解决: 1、协商: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 发生劳动争议的,可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申请调解的可以口头形式,也可书面形式,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必须履行。 3、仲裁: 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另需注意,诉讼的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否则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仲裁《裁决书》即发生效力。 可以向县(区)市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者必须注意及时申请,否则申请事项将被驳回。 4、诉讼: 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是诉讼的必经程序,不经仲裁不能直接提起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0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2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