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重新安排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如果用人单位拒绝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工伤待遇;当然需要先办理工伤认...
1、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可以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人社部、卫计委《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工伤职工或者用人单位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即除此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省、直辖市、自治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申请再次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再次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一、初次鉴定结论书原件和复印件;二、《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三、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四、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五、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再次鉴定申请材料一般由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代收,转呈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工伤职工按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安排的时间和地点参加鉴定。《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计委《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十六条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申请再次鉴定,除提供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材料外,还需提交劳动能力初次鉴定结论原件和复印件。第八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二)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三)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四)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江苏省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工伤职工或用人单位对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复核鉴定结论不服的,应在收到复核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逾期未申请的,鉴定结论即生效。再次鉴定申请由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定审核受理。第二十五条再次鉴定须由申请人填写《江苏省劳动能力鉴定再次鉴定申请表》,详细说明不服理由,并提交原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工伤认定书、身份证及病历资料复印件等有关资料。用人单位提出再次鉴定申请应当提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发生工伤之日工伤职工是否参加工伤保险及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证明。没有提交工伤职工在发生工伤之日已参保缴费证明的,应当补正。第二十六条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及时将再次鉴定申请表中的项目完整、准确无误地录入江苏省劳动能力再次鉴定网上申报系统,同时预约再次鉴定查体时间,通知用人单位和鉴定当事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将再次鉴定职工在市级鉴定中专家检查情况复印件、影像视听资料及工伤职工参保情况等有关材料一周内移送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申请工伤伤残鉴定的步骤: 1.向社保行政部门申请工伤鉴定;获得工伤认定决定书后,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 2.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延长30日。
工伤鉴定流程有三个步骤,分别是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待遇及救济途径。工伤认定申请即可由用人单位提出,也可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申请人不同,申请的先后顺序也不同.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遇有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上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才可以提出.但是提出时间从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不得超过一年。受理工伤申请的机构是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要求填写《工伤认定申报登记表》、《工伤认定申请表》、《工伤申报证据清单》等资料。另外,还要提交下列材料: 1)《劳动合同书》复印件,或确立事实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2)受伤害职工《职工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3)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害后诊断病历或职业病诊断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4)两人以上旁证证明(证人证言)。 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交通费住住宿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解除劳动关系的,还有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等等。具体数额须结合本人工资等情况确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0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269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