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公司不应该压着销售部的工资不发,——不应该,违法!2、员工挪用的货款不应该要我全权负责承担,——不应当,一人做事一人当!3、挪用公司货款...
以挪用资金罪定罪处罚。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建议报警处理。挪用公款具有非法性,即行为人未经批准或许可(包括直接明示的许可或间接明示的默许)私自动用公款。挪用的本意,是指公款私用、移用、占用、借用。行为目的是为了使用,挪用公款违反了相关法律。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挪用公款要依据具体的情形而定,如果构成犯罪的,公司的其他股东可以报警处理,追究刑事责任。 挪用私企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数额较大的,涉嫌挪用资金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通常所说的“公款”。依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所有的款项。 2、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运输中的私人资金款项等。如国有金融机构吸收的公众存款、保险金、股票资金等私人资金。 此外,司法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14条和第117条规定扣押、冻结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物及孳息等,在其扣押、冻结期间都应按“公款”对待,不得擅自挪用。 3、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的七种特定款物。 《刑法》第382条第二款对上述七种特定款物作了单独说明,挪用七种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应从重处罚。 4、以犯罪主体确定的非国有公司、企业、集体资金。 5、能够认定的特殊款项。比如在破产清算阶段国有公司、企业的资金,尚未注册成立的国有公司、企业在筹建期间的资金等,上述单位虽然已经消亡或者还不存在,但不能以此否定这些资金“公款”的属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13人已浏览
928人已浏览
209人已浏览
7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