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1年1月1日颁布的《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失业人员符合《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领取...
关于个人与企业之间产生的劳资纠纷问题,并未直接对获取失业救济金的资格构成显著影响。领取失业救济金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并非取决于与雇主间是否存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企业没有正当理由地解雇员工,通常情况下,员工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金。如果这种行为被认定为非法解雇,企业必须向员工支付相当于其两倍的经济补偿标准的赔偿金。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员工可以选择放弃赔偿金,并要求企业继续履行原有的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严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导致劳动合同的解除或终止,那么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尽管已经按规定支付了赔偿金,企业仍需承担继续支付经济补偿的责任。赔偿金的具体计算期限应从员工开始正式工作的那一天算起。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失业保险金,是指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支付给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用。经济补偿金,则是指用人单位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时,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劳动者给予的经济补偿。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对符合规定的劳动者应支付经济补偿金,不能因劳动者领取了失业救济金而拒付或克扣经济补偿金,失业保险机构也不得以劳动者领取了经济补偿金为由,停发失业救济金。 因此,用人单位支付了经济补偿金,劳动者仍然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但是,劳动者加班的应该支付劳动者加班费。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人已浏览
45人已浏览
17人已浏览
3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