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劳动保障执法是相关行政机关对企业和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的执法活动,其目的是监督企业是否遵守相关法规,如发现违法行为,可对当事人处罚,维护劳动关系...
按照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恶意欠薪,“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将被追究刑责。可是实践中,遭遇欠薪的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找了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解决劳动保障纠纷有三种方式。一是申请劳动争议调解程序。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二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劳动争议仲裁仲裁,又称公断。仲裁作为企业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之一,是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法公开双方争议案件的执法行为。第三,申请劳动争议诉讼程序。劳动争议诉讼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的程序,依照劳动法规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活动。
劳动保障制度包括生育保障、疾病保障、失业保障、残疾保障、退休保障、死亡保障等。劳动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工人的职业安全,从而保障工人及其家庭的稳定生活、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
市和县级市、区(开发区)劳动保障部门设立相应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 (一)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1、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方针政策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 2、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和纠正违法行为; 3、受理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举报; 4、承办同级政府或者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交办的劳动保障监察案件; 5、配合有关部门处理因劳动保障纠纷引起的职工集体上访、罢工等突发事件; 6、指导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劳动保障监察业务工作; 7、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督职责。市和县级市、区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业务上受上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监督、指导。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配备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聘任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 (二)劳动保障监察员有下列权利和义务:劳动保障监察员执行监察公务时,行使下列职权: 1、依法进入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劳动场所进行检查; 2、了解遵守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情况; 3、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用人情况、工资表、财务报表等资料,询问有关人员,对用人单位不能立即提供的,可以下达劳动保障巡察询问通知书; 4、可以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有关资料。劳动保障监察员履行职责时,应当承担下列义务: 1、依法履行职责,秉公执法,不得滥用职权,不得徇私舞弊; 2、不得向他人泄露案情,保守在检查工作中知悉的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 3、为举报人员保密。 (三)劳动保障监察包括下列内容: 1、制定履行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签订、履行、解除的情况; 3、招用职工的情况; 4、执行工资收入规定的情况; 5、执行社会保险与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6、执行职工福利规定的情况; 7、遵守国家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8、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权益保护和残疾人劳动权益保障的情况; 9、遵守职业技能开发规定的情况; 10、职业介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遵守有关规定的情况; 11、承办境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公民个人出境就业机构,维护境外就业人员合法权益的情况; 12、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矿山安全、职业安全卫生、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等劳动监察内容,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执行。文件依据: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95号《江苏省劳动监察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3号《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原劳动部《劳动监察规定》(劳部发[1993]167号)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1人已浏览
122人已浏览
261人已浏览
29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