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五大险中最重要的一个,如果没有及时购买养老保险,员工退休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基本生活保障。那么,单位如果不给买养老保险的该怎...
首先你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6个月内先向法院申请再审,如果法院出现 ①驳回再审申请、 ②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 ③再审判决、裁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于这种口头辞退,我想说明的是,企业没有出具正式的书面辞退通知,员工就可以继续去公司上班工作,不理会公司的辞退。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企业辞退的程序根本就不合法,是没有效力的,被口头辞退的员工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去继续上班,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企业无权剥夺员工的工作权利;二是借此机会收集被辞退的证据,因为员工遭辞退后再回公司去上班,一定会遭到公司的抵制和拒绝,这个时候被辞退的员工就要做好准备工作了,要求公司提供书面辞退通知,同时用录音拍照的方法收集证据。林女士就可以这样做,再去一趟公司,把公司辞退她的口头理由都录音下来,最好全部录像下来,然后去申请劳动仲裁,这未尝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企业方口头警告不要来上班了 还有一点,如果没有录音录像等证据,更没有书面辞退的通知资料,那么员工去申请仲裁不被受理,可以要求仲裁庭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然后持此通知直接到当地法院上诉,可以要求公司撤回辞退的决定,恢复员工的工作,并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一般情况下,只要公司拿不出十足的证据证明员工不符合工作要求,法院都会支持员工的请求的。所以,林女士完全可以这样操作,通过进行上诉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可能有人会说,只干了几个月,就算无故被辞退,也只能吃亏了,即便赔偿也没有多少钱,这样费劲儿的去维权还得不偿失了。话虽如此,但要记住,这是一类问题的共通解决方法,如果干几个月觉得维权不值得,那么干了几年了被这样辞退了,该不该这样维权呢? 所以,员工遭到口头辞退时,在没有任何有力证据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再回公司理论并借机收集证据,以便维权获得支持,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1、明白自己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主要享有以下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权、获得知识权、人格尊严权和监督举报权。 2、不忘索要发票。发票不仅是购物的凭证,更是消费者维权的基本证据。因此,消费者在购物时千万不要忘记索要发票并予以妥善保管。除此之外,还有保修卡、信誉卡、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警示标志等凭据,都要保管好,以备急用。 3、牢记维权时限。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国家对部分商品维修更换退货时间做了如下规定: (1)“7日”规定:产品自售出之时起7日内发生性能故障,可以选择退货、换货或修理。 (2)“15日”规定:产品自售出之日起15日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选择换货或修理。 (3)“三包有效期”规定:三包有效期自开具发票之日起计算。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实施三包的18种商品,如彩电、冰箱、自行车、空调、手表等的三包有效期,整机分别为半年至1年,主要部件为1至3年。三包有效期应扣除因修理占用的时间,换货后的三包有效期自换发之日起重新计算。 (4)“30日”和“5年”的规定:修理者应保证修理后的产品能正常使用30日以上。生产者应保证在产品停产后5年内继续提供符合技术要求的零配件。 4、运用维权渠道。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还要注意和掌握诉讼时效。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身体受到损害要求民事赔偿和寄存财物丢失或者毁损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据此,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一定要及时地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 综上所述,大家一定对在
如果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时可以根据劳动仲裁法律法规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1.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4.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或者诉讼活动。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7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679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