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本违约是指合同一方违约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的制度。判断是否根本违约应把握以下两点:一是合同履行不当包括实现合同利益的...
1、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 2、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合同违约责任承担原则: 1、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是指由于当事人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而引起的违约责任。过错责任原则包含下列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违约责任由有过错的当事人承担。一方合同当事人有过错的,由该方自己承担;双方都有过错的,由双方分别承担。 ②无过错的违约行为,可依法减免责任(如不可抗力造成的违约)。 2、无过错责任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凡违反合同的行为,除了免责的外,都必须追究违约方的违约责任。 3、赔偿实际损失原则 所谓实际损失,是指违约方因自己的违约行为而在事实上给对方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情况下,实际损失,包括财物的减少、损坏、灭失和其他损失及支出的必要费用,还包括可得利益的损失。 4、全面履行 这里所说的全面履行,是指违约方承担经济责任(如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金等)后仍应按合同要求全面履行。
债务履行期已经到来,债务人正当理由,未全面而适当的履行合同义务的,为实际违约。如果债务履行期已经过了,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适当,债权人无需催告,就构成违约。 1、拒绝履行,是履行期限到来之后,债务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履行债务的行为。 2、迟延履行,包括 ①债务人迟延,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到来后,能够履行债务而没有按期履行债务。 ②债权人迟延,又称迟延受领,债权人应当对债务人的履行及时受领而没有受领。 3、不完全履行,债务人虽然有履行行为,但是在履约的数量、质量、方式、地点等方面存在瑕疵。
预期违约又称先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无正当理由并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为表明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 1、明示毁约,指在履行期届满前,债务人无正当理由明确肯定地表示其将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违约形态。 明示毁约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①债务履行期还没有到来。 ②明确肯定地向对方表示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义务。 ③表示不履行合同的义务是该合同的主要义务。 ④违约的一方没有正当理由。 2、默示毁约,在履行期届至前,债权人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在合同履行期到来时,债务人将不履行或者不能履行债务,且债务人没有拒绝为履行债务提供相应担保的违约种类。 默示毁约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债务履行期还没有到来。 ②一方以行为表示其将不会履行合同义务。比如:在房屋买卖合同中,卖方将房产已经卖给他人;劳务合同中,劳动者在履行劳务之前丧失了劳动能力的; ③一方有证据证明对方的行为表明其将不会履行合同义务。 ④不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不提供履行担保。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9人已浏览
159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2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