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你所说的情况,实际履行。对“实际履行”之界定,各国存在较大分歧。要言之,大陆法把实际履行作为主要救济方法,一方当事人违约,另一方当事人可...
合同的实际履行,又称实物履行原则,是指经济合同当事人必须严格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标的去履行自己义务的原则。它包括两层含义: (1)经济合同中规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本违约是指合同一方违约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的制度。判断是否根本违约应把握以下两点:一是合同履行不当包括实现合同利益的关键因素。对合同而言,其履行所包含的因素包括时间(期限)、地点、标的物、具体身份要求等。对于不同的合同,这些因素起着不同的作用。如果具体因素是权利人实现合同利益的关键,无法替代,则可以认定为合同的关键因素。违约只有包含实现合同的关键因素,才能认定构成根本违约。第二,在无法判断是否违反合同的关键因素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履行造成的社会财富损失小于解除合同造成的社会财富损失,则不应视为根本违约。从当事人的角度来看,合同是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是为了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因此,对于特定合同的违约是否采严厉的制裁,主要取决于实现合同利益的关键因素是否被违反。
实际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以后,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实际违约分为拒绝履行、迟延履行、不适当履行、部分履行、其他不完全履行的行为。 关于实际违约的法律后果,不同的实际情况存在不同的法律后果: 1、自始履行不能的有效合同,不能是否可归责于债务的事由,债务人均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应免除债务人的实际履行责任;债权人可依法解除合同,请求赔偿损失。 2、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致使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债务人应免除实际履行责任,但应承担违约责任,债权人可依法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3、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致一时履行不能,待不能原因清除以后,债务人应履行原债务,并承担违约责任,但此时履行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4、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致合同履行不能,债务人可解除不能履行部分的实际履行责任,对能履行的部分仍应继续履行,但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并同时承担违约责任。
高律师所说由于双方已实际履行合同是一种新的要约和承诺,其中有一定的片面性,先不谈实际履行与书面约定到底应以哪种为准,而是先看一下,此行为是否是双方真正意思表示下的实际履行。此案例说得非常清楚,是会计的失误,而会计的行为根本无法完全代表出租的真实意思。这样的履行也根本没有得到出租人的认可,这种情况下的履行要称为实际履行显然是不恰当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62人已浏览
195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78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