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3.独立公正仲裁原则。仲裁法明确规定,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
1.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3.独立公正仲裁原则。仲裁法明确规定,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同其他法律一样,仲裁法作为一项专门的法律,也有其基本的法律原则,在一定意义上说,仲裁法的原则就是仲裁原则的法律化,它始终体现着仲裁这一解决争议方式的本质要求。仲裁法原则包括:1、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仲裁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这一原则的主要表现为:当事人采取仲裁方式解决纠纷是完全出于共同自愿,不能有任何强迫的成分。如果一方不同意仲裁,没有仲裁协议,仲裁机构则不能仲裁。说俗了,就是“不让你管,你就管不着”。2、依法公平合理解决纠纷原则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委员会在处理仲裁案件时,必须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分清是非曲直,按法律规定裁决或调解,如果法律没有规定则按普遍被人们接受的习惯,作出不偏不倚的裁决。3、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委员会的原则我国《仲裁法》第16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定仲裁委员会,这就是说,要选择哪个仲裁委员会,完全由自己定。其中之意包含了仲裁机构并不以当事人所在地、纠纷发生地等而受到地域管辖的限制,也不会因争议标的的多少而受级别管辖的制约,还意味着各仲裁机构相互独立彼此没有隶属关系。所以可以说,仲裁机构对特定案件的仲裁权是当事人赋予的。4、独立仲裁的原则我国《仲裁法》第8条规定,仲裁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是基于当事人对仲裁这种解决问题方式的本质要求所决定的。但这并不是说仲裁可以脱离法律监督。5、一裁终局原则我国《仲裁法》第9条规定了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法律制度,仲裁机构对仲裁案件作出裁决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以下合同纠纷可仲裁解决: 1、海事、海商合同纠纷。包括海上货物运输、海上旅客运输、船舶租赁、海上拖船、海上保险合同等纠纷。 2、房地产合同纠纷。包括房地产转让、房地产抵押、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3、经济合同纠纷。包括购销、建设工程承包、加工承揽、货物运输、供用电、仓储保管、财产租赁、借款、财产保险以及其他经济合同纠纷。 4、技术合同纠纷。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纠纷。 5、金融、证券、期货交易纠纷。 6、知识产权合同纠纷。包括著作权与商标许可证使用合同纠纷、专利使用许可合同纠纷等。 7、涉外经济合同纠纷。包括涉外买卖、委托买卖、运输、技术转让、租赁、保险和中外合资、合作合同纠纷,以及涉外经济贸易中的其他合同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六条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仲裁协议应当具有下列内容: (一)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项; (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一、解决遗产继承纠纷有哪些原则解决遗产继承纠纷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男女平等原则。 (1)在同一继承顺序中,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 (2)男女双方互有继承权,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3)维护寡妇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再婚的,有权处分所继承的财产,任何人不得干涉。法律允许寡妇带产再嫁。 2、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1)对被继承人尽了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割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割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2)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3)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抚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4)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继承人,丧失继承权。 (5)遗嘱继承或者遗赠附有义务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经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遗产的权利。二、能调解解决继承纠纷么继承,是公民死亡或依法宣告死亡以后,依法将其个人所有的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转移给他人所有的一种法律制度。所谓继承纠纷,就是指在确定死者遗产范围和由谁继承、怎样继承的问题上发生的争执。发生遗产继承纠纷,可通过三种方式解决:1、自行协商解决。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 3、通过向法院起诉解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5人已浏览
156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2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