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后,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拒不支付工资的,通常可以认定为恶意欠薪。 《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需要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般两万元构成恶意欠薪罪,但必须是有关部门责令支付拒不支付才构成。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91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需要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构成犯罪。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 (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25人已浏览
364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3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