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公司法董事长副董事长的职权是这样规定的,: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可以设副董事长。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董事会以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 2....
董事长和法人不是同一个法律概念,董事长是公司董事会设立的最高职务,是自然人。法人是指企业本身,如果要同董事长相比较,只能是法定代表人。如果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区别有 1、概念不同,公司法人主要是民法概念,而董事长则是实务中代表公司、行使相应职权的人。 2、含义不同,董事长是公司最高的管理者,而法人代表是公司的负责人。 3、级别不同,董事长可以是企业法人代表,且董事长一定持有绝对的或者大多数的股份。但法人代表不一定是董事长,也可能是股东会授权的而已。 4、变更方法不同,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相关延伸】 问:设立法人应具备的条件都有哪些? 答:法人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 1)依法成立。 依法成立是指依照现行法律规定成立,包括在成立程序上的合法性和在成立后组织的合法性。我国公司制企业必须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成立,方能取得法人资格。 ( 2)有独立的财产。 法人企业拥有独立的财产,是它作为民事主体参与经济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物质基础。法人企业应具有与其经营范围、经营规模相一致的财产总额。 (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法人的名字是法人的字号,是它区别于其他法人的标志。企业法人是一个经济组织,组织必须有一个有序的组织机构,组织的功能才能发挥。企业法人的场所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地方,也是企业作为民事主体的住所。企业法人必须有场所,一是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二是有利于国家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 4)必须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这一条件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必须承担民事责任;二是只能由它自己承担;三是有能力承担。企业能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是以其是否拥有独立财产为基础的。公司制企业由多个投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其它法人)出资,依法定程序设立,所有投资主体的出资形成公司独立的法人财产,并与投资主体的其它未投入的财产相分离,公司以它拥有的全部财产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具有与自然人一样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产生方式不一样:董事长是选举产生的,可以通过选举进行更换。法人则是指依法定程序成立,具有组织章程与机构,拥有独立财产,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并能在法院起诉、应诉的组织体。
公司监事的法律责任为: (1)检查公司财务,检查公司财务,主要是审核、查阅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财务会计资料。 (2)监督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及提出罢免建议。 (3)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纠正其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4)提议召开及召集、主持临时股东会会议。 (5)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 (6)依法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7)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12人已浏览
377人已浏览
695人已浏览
1,2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