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什么叫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
需要采取扣留车辆、扣留机动车驾驶证、检验体内酒精、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含量行政强制措施的,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1)口头告知违法行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拘留所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将特定的人短时间拘禁留置的场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61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1)正在预备犯罪、实施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5章 证据 第61条的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行政强制措施是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财物实施查封、扣押、冻结、传唤等行政行为;刑事强制措施是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过程中,有权依法对被告人、犯罪嫌疑人采取拘传、拘留、逮捕、监视居住、取保侯审、等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都是行政强制的范畴,它们都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来实现。但是,这两者之间仍然存在明显的区别。 1. 目的不同。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是让义务人履行其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是保持相对人的人身和财产状况,以预防、制止或控制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或危险状态。 2. 前提不同。行政强制执行的前提是法定义务人不履行法定义务。行政强制措施的前提是危害社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 3. 动因不同。行政强制执行的起因只能是义务人未履行其法定义务或未采取必要的措施。而行政强制措施的起因可以是危害社会的行为、事件,也可以是某种状态的出现。 4. 实施主体不同。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主体只有行政机关。 5. 结果不同。行政强制执行的结果是使义务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从而结束执行。行政强制措施在情况调查清楚后,经认定不需要继续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应该解除强制、恢复原状。经认定需要继续实施强制措施的,应依法采取相应的处理决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9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31人已浏览
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