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公司解散,根据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劳务派遣工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
一、合法的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工伤保险机构承担相应的工伤待遇,派遣单位只是支付辅助性待遇(对于劳动者损失不大)。 二、劳务派遣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务派遣劳动者工伤可以去当地的社保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看自己是与派遣公司还是实际的用工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一、一劳动者虽与用工单位无法律关系,但如果劳动者发生工伤、死亡、医疗等特殊情况,必要时,用工单位得代行劳务派遣单位职责,及时支付相关费用,妥善安置劳动者。例如跨省、市、区的劳动派遣,涉及他国的对外劳务派遣,均须用工单位办理派遣单位对劳动者应尽职责,是后,用工单位再与派遣单位根据合同进行结算。二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之间的关系,主要应注意对劳动者的责任界限,各项费用的支付,特别是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涉及工伤、医疗、意外伤害等保险事项,以及劳动者在派遣期间的安全保障等,应加以明确。三用工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未达成劳动合同关系,对劳动者的义务应由派遣单位负担。为履行方便起见,可能会将派遣单位的部分义务转委托给用工单位代为承担,用工单位应当注意对劳动者的安全保护,相关费用的及时发放,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但应避免权利义务界限不清,让他人误认为与劳动者达成劳动合同关系,承担本属于派遣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劳务工伤赔偿如下: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规定了“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和“雇员受害赔偿纠纷”两个不同类别的案由。雇员受害赔偿纠纷是指在雇员关系中,雇员在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中受到伤害,由雇主承担赔偿责任而引起的纠纷。雇佣关系存在与否,是雇主责任的基础。在这种雇佣关系中,雇员利用雇主提供的条件,在雇主的指示、监督下,以自身的技能为雇主提供劳务,并由雇主提供报酬。工伤事故赔偿纠纷则是指各类企业职工在执行工作职责中因事故负伤、致残、致死,职工本人或家属要求企业予以经济赔偿的纠纷。因而,区分两类案件的关键取决于当事人之间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解雇了没有过错的劳务派遣员工,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用人单位解雇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对于第一种情况,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合法理由或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符合《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则可以认定该用人单位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87条的规定,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在1年内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赔偿,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每工作一年2个月的本人工资,即2N。第二种情况是,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的情形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的,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但未提前1个月通知劳动者,则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俗称N1。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人已浏览
17人已浏览
333人已浏览
3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