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根据法律规定,会见被治安行政拘留人时,并没有要求必须是亲属,只要持有效身份证件,经拘留所民警查验登记即可。《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第四十八...
根据《公证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后羁押在看守所,没有经过公安局领导批准,不能探视。
探望权的注意事项:1.法律规定的探望权主体为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未成年子女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不是法定主体。因此,为满足他们的亲情需要,在协议行使探望权时不妨约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接送孩子。2.行使探望权,应以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学习为前提。3.离婚后,双方均有可能再另外组成新的家庭,因此,行使探望权,也应不影响对方的正常生活。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父母的探望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探望权的中止以出现法定的中止事由为条件。中止探望权行使的法定事由,民法典并未具体列举,而是概括的规定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一般而言,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主要有: (1)探望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 (2)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 (3)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 (4)探望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 (5)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值得注意的是,中止探望权的惟一条件是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至于其他原因,如父母之间相互关系恶化,或探望权人未及时给付抚养费等,都不能成为中止探望权的理由。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24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