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劳动合同经法定机关确认无效的法律后果是自订立起就没有法律拘束力。应理解为自订立时起无效劳动合同就不能作为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依据,而不应理解...
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如下: 1、用人单位导致合同无效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劳动者受到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赔偿; 2、劳动者导致合同无效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合同无效,是指劳动合同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不能产生当事人所预期的效果,但并不等于不产生其他法律后果。法律后果,是指由于劳动合同无效而带来的一系列的客观结果。《劳动法》第18条和第97条对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作出了规定。(1)无效的劳动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劳动法》第18条条2款规定:“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2)当事人责任的承担。《劳动法》第97规定:“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原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对因用人单位的原因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赔偿办法作了具体规定。
《劳动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因而,无效的劳动合同不受国家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对于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的,其法律后果是:第一,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考用人单位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用人单位无同类岗位的,按照本单位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确定。。
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如下: 1、用人单位导致合同无效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劳动者受到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赔偿; 2、劳动者导致合同无效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用人单位有损害,劳动者应赔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5人已浏览
112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