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劳动合同经法定机关确认无效的法律后果是自订立起就没有法律拘束力。应理解为自订立时起无效劳动合同就不能作为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依据,而不应理解...
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如下: 1、用人单位导致合同无效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劳动者受到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赔偿; 2、劳动者导致合同无效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合同无效后的法律后果有:1、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2、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根据《合同法》第56、58、59条的规定,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主要有: 1、返还财产:不能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2、赔偿损失-缔约过失责任; 3、特殊的后果: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有(追缴财产)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4、《合同法》第57条的规定:"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5、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综合以上,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得知,无效合同可以退还中介费。
《》第十八条明确规定:“无效的,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因而,无效的劳动合同不受国家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对于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的,其法律后果是:第一,根据的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考用人单位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用人单位无同类岗位的,按照本单位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确定。第二,无效劳动合同是由劳动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的过错造成的。法律上的过错,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在主观上有违法错误,包括故意违法和过失违法。过错可能是一方的,也可能是双方的,它是由当事人的主观原因造成的后果,因此,对于无效的劳动合同,在确认其无效的同时,如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6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