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
如果单位没有在伤者受伤后30日内为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那么劳动者一定要在受伤后1年内自己去申请工伤认定,千万别错过了1年的时效,一旦错过了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可由劳务公司承担未购买工伤保险理应承担的全部工伤保险待遇。发生工伤事故首先应搜集相关材料向劳动局申请工伤(工亡)认定(时限1年,单位申请是三个月内),经劳动局依法认定工伤(工亡)的,伤情稳定后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伤残等级、停工留薪期、辅助器具等鉴定,根据最终的伤残鉴定结论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受相应伤残级别的工伤待遇,工伤待遇项目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食宿费,残疾辅助器具费,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后续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解除劳动关系时可享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待遇,因工死亡的可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等待遇,具体建议携带有关材料当面咨询律师或者直接电话联系律师咨询较好,以便律师结合你个案情况综合为你提供更详细的法律咨询及具体的赔偿计算表等。
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工伤事故,一般由用人单位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但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用人单位拖延或拒绝为员工申报工伤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未在《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期限内申请工伤认定的,受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注册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报。在特殊情况下,经劳动保障部门同意,申请期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单位和职工个人在这两个规定的时间内未能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将失去申请工伤认定的权利。如果他们想获得补偿,他们只能向法院起诉。
1、如果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劳动者自己也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3、认定下来后,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4、工伤认定后,治疗终结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然后根据鉴定结论享受《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的工伤待遇; 5、如果错过了工伤认定时间,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6、如果单位拒绝赔偿,建议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7人已浏览
311人已浏览
728人已浏览
20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