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男女双方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前符合实质性要求的,可以起诉终止同居关系。实施后,男女双方只能协商终止。...
确认劳动关系需先进行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 一、四款规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务合同纠纷可以直接起诉,劳动合同纠纷适用劳动仲裁前置,经过劳动仲裁程序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发生工伤,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关系,否则将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赔偿金。 工伤认定之后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工伤等级,依据等级鉴定结果享受工伤等级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 五级、六级伤残的,即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 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即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
解除同居关系不一定能起诉到法院,具体是否会被受理的情形如下:1、如果同居一方是已婚者,即属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或者涉嫌重婚罪的,因违反了《民法典》(2021.01.01生效)关于夫妻相互忠诚的原则,构成离婚过错,法院应当受理。2、涉及到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纠纷的,例如同居期间的收入、同居期间共同购买的房产、同居期间的债权债务等,按照一般共有的财产关系来处理,存在纠纷的法院应当受理并予以解决。3、如果是涉及到同居期间所生子女的抚养问题,法院也应当受理。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一条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当事人请求解除同居关系,属于《婚姻法》第三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 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0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10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