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依据我国合同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的规定,定金数额不得超过合同标的额的20%,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效力。定金合同自定金交付时生效。任...
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合同成立之日起生效。这是合同生效时间的一般规定,即没有法律的特别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合同成立的时间是合同生效的时间。2...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依照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 2、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 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也就是说,合同定金在主合同标的额20%以内的,都具有法律效力。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九十一条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
诈骗三千元可以立案,刑法关于诈骗罪立案的标准是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有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产价值在3000元至10000元之间,在30000元至10000元之间,在50万元之间,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
根据我国目前法律的规定,债权的转让仅存在于合同当中,即合同权利的让与,指合同一方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部分地转让给合同以外的第三人。其性质上仍然是一种合同,具有合同成立及生效的构成要件,即要求转让方和受让方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双方债权转让的意思表示起初不具有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及损害国家、集体、他人的合法利益,亦不可以合法形式掩盖不法的目的。合同权利转让的效果是原合同主体的变更,包括两种情形:一、转让方退出原合同关系,由受让人代替其债权人地位;二、转让方不退出原合同关系,与受让方共同成为原合同的债权人。债权转让的概念可以在与相关概念的比较中体现出来: (一)债权转让与赠与合同。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赠与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即受赠人可以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且赠与合同一般是赠与人基于物权而实施的处分行为,一般具有无因性,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除非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而债权转让基于原合同,受让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债权转让是债权请求权的转让继尔是财产所有权的转让,与这相随的一些合同义务的转让。债权转让一般是具有原因的,即转让方与受让方存在着债权债务关系或其他关系。 (二)债权转让与向第三人履行。债务人向债权人指定的第三人之间形成委托关系,当债务人不履行或不正当履行时,由债权人而不是第三人向债务人追究违约责任,当第三人违约时,由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而非债权人。 (三)债权转让与债权的代位权及撤销权。代位权及撤销权的行使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在债务人实施损害其债权行为时,由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主动向第三人行使原债务人的债权或撤销权。而债权转让方与受让方合意的结果,无须诉讼程序解决。 银行债权转让多久才生效,一般在把相关合同签订之后,并且得到相关人员同意便可生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1人已浏览
326人已浏览
503人已浏览
1,57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