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关于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同时存在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两种合同形式,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历史角度看,集体合同是在...
一、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联系 两者都是合同,都有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功能都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签订的,都是用来调整劳动关系的。一般而言,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主体不同: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企业,另一方是工会组织或劳动者按照合法程序推举的代表。劳动合同的当事人是企业和劳动者个人。 2、内容不同:集体合同的内容是关于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标准的约定,以全体劳动者共同权力和义务为内容。劳动合同的内容只涉及单个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3、功能不同:协商订立集体合同的目的是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为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设定具体标准,并作为单个劳动合同的基础和指导原则。劳动合同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 4、法律效力不同:集体合同规定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凡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的标准一律无效,故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
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分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1。目的不同。实施集体合同的目的是维护劳动者的整体合法权益,调整和改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发展;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在双方之间建立劳动关系,利用合同制度实现和保护双方的权利义务。二是签约主体不同。集体合同的主体是员工代表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3、不同的签署程序。集体合同由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协商,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劳动合同由员工本人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四是生效条件不同。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提交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生效;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5、效力调整的主体范围不同。集体合同生效后,对用人单位和单位全体员工具有约束力;劳动合同生效后,只适用于员工和用人单位。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虽然都是对劳动关系进行调整,但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这表现在: 1、主体不同,集体合同的主体是工会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主体是职工个人和用人单位。 2、内容不同,劳动合同的内容是与劳动者个人有关的具体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的约定;集体合同的内容则是用人单位中劳动者整体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的规定。 3、效力不同,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5人已浏览
178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2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