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劳动纠纷是指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根据引起劳动纠纷的原因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一、因用人单位开除、除...
根据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主要包括: 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本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当事人在诉争的法律事实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二)证明双方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等。(三)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四)有具体诉讼请求的,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
(1)书证。书证是指用文字、符号、图案等所记载和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2)物证。物证是指以物品存在的外形、重量、质量、规格、损坏程度等物理标志和特征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3)视听资料。视听资料是指采用科学技术,利用录音、录像,以及电脑储存的资料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4)证言。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其了解的案件情况以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向仲裁庭或者所作的陈述。(5)当事人陈述。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就案件的事实情况向仲裁庭或者法院所作的叙述和说明。(6)鉴定结论。鉴定结论是指鉴定主体对案件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判断、鉴别后作出的结论性意见。(7)勘验笔录。勘验笔录是指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庭或者法院对与案件有关的现场或物晶采取勘查、检验后所形成的实况记录。
劳动纠纷诉讼有下列程序:先由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然后由法院决定是否立案受理;如果受理的,再开庭审理,由各当事人质证和辩论;最后依法作出判决。如果不予受理的,则作出书面的裁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5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937人已浏览
3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