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法律对工伤后劳动能力鉴定规定工伤鉴定流程有三个步骤,分别是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待遇及救济途径。工伤认定申请既可由用人单位...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程序一般分为以下步骤:一是工伤发生后,经治疗相对稳定后,员工或用人单位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需要提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可参考以下规定 工伤认定后,那么员工就可以享受工伤期间停工留薪的待遇,即由单位按月支付员工工伤期间的工资。工资水平保持原工资福利不变。其他工伤待遇需要在工伤待遇审核之后享受。 员工需要根据工伤流程进行处理: 1、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2、申请工伤认定,由单位或者个人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认定为工伤。 3、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在员工治疗完毕或者达到一定医疗期之后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工伤鉴定,判定伤残等级。 4、待遇审核,员工或者单位根据医院的治疗发票、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等想社保中心申请待遇审核,下发工伤待遇,包括医疗费用以及伤残补助费用。 5、如果员工需要解除劳动关系,有伤残员工可以享受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的待遇。
工伤叫做认定,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是落实工伤待遇的两个阶段。 工伤认定是定性,由社保行政部门作出的行政行为,确定当事人所遭遇的伤害是不是属于法律上的“工伤”。这是后面一切待遇的基础。因为是行政行为,所以不服的话可以提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劳动能力鉴定是定量,看有没有留下伤残、伤残到什么程度。在认定工伤之后,另行申请。它决定了当事人能不能拿到、拿到多少伤残待遇。如果只认定了工伤,没有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或者鉴定了没有达到等级,那么当事人只能要求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停工留薪期间正常工资和必要的护理费,没有伤残待遇。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该委员会是多个部门派代表组成的,这个结论不被看作行政行为。所以如果不服,只能向上一级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没有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可能。
待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出来后,如确定了伤残等级,公司需要到工伤支付部门办理申领伤残补助金(工伤基金支付),该补助金到公司账户后会支付给你; 如果你提出辞职或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公司不再续签,有关工伤待遇是:公司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11年以前认定的工伤该补助金由公司支付,11年认定的工伤由工伤基金支付)。 如果没有伤残等级,公司除了不能主动与你解除劳动关系外,基本上已经没有支付的责任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63人已浏览
235人已浏览
104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