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以骗取银行贷款为目的,假借房屋买卖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情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无效包括当事人的虚假意思表示和当事人的真实目...
房屋买卖合同诈骗的构成要件是:1、隐瞒真相、制造假象的诈骗行为;2、欺诈使当事人陷入错误;3、需要欺诈故意;4、欺诈者是相对人或第三人。开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实际损失的计算,根据双方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因为对方违约,导致合同不能正常履行的前提来计算。这里有三种确定实际损失的方法:1、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条款,但是有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的,可按照这个计算方法进行计算。2、如果合同中,也没有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的,可以凭借相关的款项单据,书面证据来佐证,达成双方协商一致。3、如果双方就实际损失金额,不能达成协商一致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审查后进行判决。
我自己有一套房产(当时价值18万),房产证名字是我前妻(已离婚),实际所有权是我并在里边居住,几年前一个朋友把房产证拿去抵押银行贷款4万元,没有还。因我差资金我将房产以12.5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他人,付现金10万,欠2.5万。后银行起诉至法院,法院找到购房者付了8万于元。现购房者以我是诈骗到公安报案,公安已立案侦查。请问我的行为能购成诈骗罪吗?
合同诈骗罪实际损害的数额应以行为人犯罪数额的大小是对其正确定罪量刑的依据,直接体现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由于合同诈骗的手段多样性及过程复杂性,合同诈骗罪涉及的犯罪数额有自己的特殊性。刑法公布后还没有对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数额问题作过立法或司法解释,目前司法实践中赖以参照的仍然是最高人民法院1996年《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第2条对诈骗即遂做了规定:“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的,诈骗数额应当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认定,合同标的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然而97年刑法又将合同诈骗罪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在沿用旧的司法解释,将诈骗罪的数额认定标准套用为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否合理?为此刑法理论界针对合同诈骗罪的定罪数额标准问题各抒己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8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889人已浏览
4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