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危害国家安全罪是一个统称罪名,具体包括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投敌叛变罪、叛逃罪等,以背叛国家罪为例,犯此...
(1)一审阶段: ①侦查阶段(含检察院自侦):6000-18000元人民币; ②审查起诉阶段:6000-30000元人民币; ③审判阶段:8...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背叛国家罪:指的是与外国或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勾结,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和安全的,判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分裂国家罪:指的是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判处无期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判处3到10年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三)煽动分裂国家罪:指的是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四)武装叛乱、暴乱罪:指的是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行为,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判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五)颠覆国家政权罪:指的是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判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六)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指的是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七)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指的是资助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的行为,对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妨害公务罪与危害国家安全罪二者具有某些共同点,比如都是危害了国家利益,都必然会对国家的正常管理活动造成干扰和破坏;在行为方式.行为指向上有一些交叉;主体都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都是出自故意。二者的区别点在于: 1、犯罪的直接客体不同。前者侵害的主要客体是国家的正常管理活动,后者是国家的安全。2、犯罪的客观性不同。首先在行为指向上,前者的行为指向往往具有特定性,即是某个具体的正在依法执行公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后者的行为指向则是整个国家政权,就具体的侵害对象而言,通常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在犯罪方法中,前者通常必须以暴力、威胁方法实施。后者不限于此,以和平进化等方式危害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也构成犯罪。最后,从犯罪的危害来看,前者是刑法理论中的抽象危险犯和实害犯,对于后者的情况,需要引起实际的危害结果,达到严重程度的后者是行为犯,即实施后达成,不需要发生现实的危害结果,也不需要考察行为是否引起了危害国家安全的危险。 3、从犯罪主体来看,二者虽都可由任何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构成,但在实践中,后者的主体特别是其中的首要分子多是那些窃据国家重要职位,具有较大政治影响力的人;而前者的主体多见为普通公民。4、犯罪主观方面不同。这是二者最本质.最关键的区别。前者在主观上可以直接表现为故意,也可以间接表现为故意,行为者通常有妨碍公务执行的目的,但后者只能直接表现为故意,行为者必须有危害国家安全的目的。在实践中,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用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抵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情况,是妨碍公务罪和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霸权国家政权等罪的法规竞争犯,对应法规竞争犯的基本法律适用规则,重法优于轻法,今后论处。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危害国家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罪名,是对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共同特征的概括。 各种具体罪名则各有其具体构成要件和特征,分别规定在刑法分则第一章中的12个条文里。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是中国刑法中规定的危害性最大的一类犯罪,因此,刑法分则在第一章就对危害国家安全罪进行了规定。[1]最高法院要求,各级法院要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严惩杀人、抢劫、爆炸、黑社会性质组织等严重刑事犯罪,严惩编造散布虚假恐怖信息、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犯罪,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62人已浏览
294人已浏览
949人已浏览
4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