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初步了解来看,由我国《行政复议法》第五条的条率规定,你的朋友申请对不服行政复议的行政诉讼是可行的。申请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1、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2、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3、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根据第229条第1款规定,在强制执行时,如果被执行人是公民,执行人员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或者其成年家属到场。如果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执行人员应当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如果事先不通知,则不能执行。但是,如果通知后到场的人拒不到场,也不会影响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54条第2款规定,如果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并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根据第254条第3款规定,如果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根据第254条第4款规定,如果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倘若涉事人员对于行政拘留判决持有不同看法,他们有权利依据法律规定向相应的主管部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在这一过程中,涉事人员将有机会对有关部门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深入审查,并依法收到相应的裁决结果。 如果涉事人员对主管部门所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仍然心存疑虑,他们有权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在这个阶段,法院将会依法展开全面的审理工作,并最终做出公正的判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人已浏览
197人已浏览
276人已浏览
1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