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我国仲裁适用范围是怎样的?所谓仲裁的适用范围,指的是仲裁作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可以解决哪些纠纷,不能解决那些纠纷,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争议...
仲裁法的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这里明确了三条原则:一是发生纠纷的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必须是民事主体,包括国内外法人、自然人和其他合法的具有独立主体资格的组织:仲裁的争议事项应当是当事人有权处分的:三是仲裁范围必须是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我国《仲裁法》适用范围:第二条、平等主体市民、法人与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产权纠纷可以仲裁。第三条,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我国《仲裁法》的适用范围,也称为仲裁法的效力,是指仲裁法对什么人、什么事、在什么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发生效力。 我国仲裁法具有广泛的对人的适用范围,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活动的双方当事人,都必须遵守我国仲裁法的规定。 仲裁法对事的适用范围,是指仲裁机构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可以受理的提交仲裁的争议事项的范围。仲裁法的适用范围按照我国《仲裁法》第2条对此有明确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1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403人已浏览
1,2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