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提交辞职信是员工向单位表达了解除劳动合同的意向,而非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因此单位有权不同意辞职申请。 如果是提前30天向单位发出了...
1、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不需要用人单位同意,超过三十日,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辞职领导不批可以按照规定的要求办理,即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然后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在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可以不上班,用人单位也不得扣除劳动者应得工资,否则属于违法行为。
如果辞职公司不批怎么办? 可以参照以下方法解决 1、写书面辞职报告,并在离开单位或公司三十天之前将书面辞职报告递交上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通过司法手段来解决。及时将目前存在的劳动纠纷事实转交当地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处理,或者直接起拆至当地人民法院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在接着你的诉状后,相关司法部门会出面帮你解决这类事件。 由于解除劳动合同会伴随一系列的人员、关系变动,故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借助具有一定权威性、中立性的仲裁机构来协商解决。 4、如果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强烈建议咨询当地司法行政机关,尤其是咨询所在乡镇级司法所。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当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有权在三十日之后,无论单位是否批准,职工都可以不再去上班。 最后辞职工资结算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劳动者没有任何依据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辞而别),用人单位不但不给经济补偿金,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的规定,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单位可以用扣工资的方法作为赔偿。
1.择业自由是我国宪法和劳动法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企业不同意辞职属违法; 2.劳动者可根据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离职策略:(1)如属正式合同期且期限未满,可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向企业提出辞职申请,提出时注意保留证据(可以挂号、快件方式送达,当面送达可要求签收),之后即可合法离职;(2)如企业有未上社保、无故拖欠工资或在签署劳动合同时有欺诈现象,可通知企业后随时离职;(3)如企业有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手段强迫强迫劳动等法定违法情形,不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即可立即离职;(4)如在试用期内,可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后离职;(4)如劳动合同期届满,合同自然终止;(5)如未签劳动合同双方仅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可以通知用人单位后离职; 3.请参见《劳动合同法》以下条款:(1)第37条: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第38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3)第26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4)第44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94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