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可以随时离职。正式劳动者应当提前30天递交书面离职报告、试用期员工应当提前3天告知用人单位,到期可以离职。用人单位不受理劳动者离职申请时,劳...
服刑人员多长时间可以减刑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主要看服刑人员是否具备减刑的条件。 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法》 第八十一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的,可以申请假释,但暴力犯罪禁止假释。 《刑法》第八十一条【适用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第八十二条【程序】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程序进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第八十三条【考验期限】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 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可以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在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由此可见,法律对劳动者辞职没有太大限制。即使在服务期内,劳动者仍可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为了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平等保护,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服务期限要求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以弥补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罗浩律师建议,劳动者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因此,用人单位在选择专项培训的劳动者时,应综合评估其学习能力和对用人单位的忠诚度,避免劳动者在服务期内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1人已浏览
214人已浏览
266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