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医疗事故民事责任 1、缔约过失责任。指当事人于缔约之际具有过失,从而导致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消,使它方当事人受有损失或者因当事人违反...
1、缔约过失责任。指当事人于缔约之际具有过失,从而导致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消,使它方当事人受有损失或者因当事人违反对他人的照顾和保护义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1、合同过失责任。指当事人在合同期间有过失,合同不成立,无效或取消,对当事人造成损失,当事人违反对他人的照顾和保护义务,对当事人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患者为了接受诊察进入医院,但还没有接受诊察的时候受到医院方面的过失伤害的情况下,急救中找不到医疗人员,诊察室拒绝大量的现金,医生的错误,医院的道路滑动和不公平使患者受到伤害等情况,是合同的过失责任,这时医疗人员双方的当事人为了签约而接触协商,一般的关系进入了特殊的联系关系,彼此之间建立了特殊的信赖关系,虽然不是以支付义务为内容,但是依靠诚实的原则,还是合作2、违反合同的责任。指当事人双方不履行合同债务时,依法产生的法律责任。医疗合同中主要是医院(债务人)未按约定或规定履行义务,未及时救治或延迟治疗时间(延迟履行),未按约定或诊疗正常治疗的患者(不完全履行),诊疗中因过失发生医疗事故(加害支付)等。3、违反后合同义务的责任。后合同义务是随着合同关系的进展,依事态情况而发生的附随义务。如病人出院后,由于院方没有明确告知服药的方法和剂量而致患者错误服用而受到伤害时,或患者在诊治结束后院方没有保护患者的隐私,予以暴露或张扬,或擅自将其可辨认当事人的照片用于论文的发表,或患者在他院治疗时需要既往的病史记录,而保存病历的院方拒不提供病历等临床资料并造成患者损失的,就违反了合同关系中的后合同义务。
发生医疗事故纠纷进入诉讼后,各地法院在处理赔偿问题时,往往按照医疗事故鉴定报告中的责任划分比例来确定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比例。我们认为,这两个责任的性质是不同的,不能以医疗事故鉴定报告中的责任划分来裁判民事赔偿责任比例。 理由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医疗事故责任具有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双重性,如果用行政法规来规范民事责任,就难免有一定的缺限和不足。除了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的一般区别外,就医疗事故责任与民事赔偿责任而言,二者还存在两方面的差异,民事责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主要应由国家的基本法律、法规、规范来调整,两项责任在性质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一、医疗事故的责任划分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认定医疗责任。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1、完全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赔偿全部损失的100%) 2、主要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赔偿全部损失的60-90%) 3、次要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赔偿全部损失的20-40%) 4、轻微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赔偿全部损失不超过10%) 实践中还存在对等责任:即医、患双方各负担50%。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9人已浏览
232人已浏览
235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