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高薪获得的经济补偿必须高。经济补偿按员工个人工资支付,以工资为基础。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的,应当给予员工工资两倍的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根据劳动者在本部门工作的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未满六个月,向工人支付半个月工资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计算经济补偿金,按实发工资还是应发工资的问题: 法律规定中无“应发”和“实发”的具体规定,但是根据相关规定,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按照普通意义理解的“应发工资”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税前工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7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因此,计算经济补偿金基数时,应当按照劳动者离职前12月应得的平均工资计算。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应得工资是税前工资还是税后工资,但是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1年颁布的《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规定,经济补偿金仍然需要计征相应税费。所以,经济补偿金不应当在计发之前先行计税,以避免双重计税的问题。
1、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1)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2)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单方面合法终止劳动合同的,即劳动者单方面终止劳动合同:(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3)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支付社会保险费的;(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5)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客危险,使劳动者违反真实意图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无效。(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单方面终止劳动合同的:(1)劳动者生病或者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后仍不能胜任工作;(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四)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进行重组,依法裁员,单方面终止劳动合同的。(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二、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一)用人单位因劳动合同终止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条件而被吊销的;(四)用人单位因劳动合同终止或者因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被吊销劳动合同而被吊销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9人已浏览
313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1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