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应当经员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员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员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1、不可以。罚款是剥夺公民的财产权,对财产的处罚只能由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按照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对公民的财产行使经济处罚权的主体只能是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不可以。罚款是剥夺公民的财产权,对财产的处罚只能由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按照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对公民的财产行使经济处罚权的主体只能是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有授权的主体。用人单位制定企业规章制度,内容上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我国现行法律没有赋予用人单位直接对员工进行罚款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可以在规章制度中规定罚款条款。 2、虽然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没有罚款权,但法律赋予用人单位劳动纪律管理及经济管理的权限。《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由于劳动者原因,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情况,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三条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没有,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述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如一个发生在2019年5月13日的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其追诉期限(设追诉时效为两年)的起止期限则为自2019年5月13日起至2021年5月12日止。
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为规范生产经营的过程、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而制定的内部规定。用人单位要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必须有相应的规则对劳动过程进行管理,对劳动者在生产经营中的行为进行管理,对用人单位的各项活动进行管理,规章制度就是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为这种管理而制定的。但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并不是由用人单位随心所欲制定的,而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只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才具有合法的约束力,而与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相冲突的规章制度则不具有约束力。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不能仅仅根据劳动者有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就作出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的决定,而是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严重到一定程度、情节严重时,用人单位才可依法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569人已浏览
316人已浏览
771人已浏览
1,56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