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可以更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三条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一)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二)股东的出资额;(三...
1、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 2、股东的出资额; 3、出资证明书编号。 4、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 5、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股东名册的作用是确定股东、确认出资转让。股东名册是确定形式上的股东资格的依据,股东名册上记载的股东“在与公司的关系中”视为股东。股权受让人受让股权后如果没有在股东名册上办理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名册记载了以下事项: 1、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 2、股东的出资额; 3、出资证明书编号。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1、有效的隐名投资协议,是成为隐名股东的必要条件。有效的隐名投资协议有利于约束显名股东,确保隐名股东间接行使股东权力和获取收益,并在必要的情况下成为显名股东,避免发生权利旁落的情况。如果投资人对投资项目有较大把握,就应当委托专业人士制作协议以确保有效。反之,如果投资人对该项目并不熟悉,只是出于对他人的信任,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投资,无效的隐名投资协议有时更利于日后索回出资,但投资人对“显名股东”的约束力则微乎其微,其在被投资公司的权利也难以主张。 2、出资单据或确认书,是隐名股东履行义务的证明。隐名股东的出资方式、期限等应当在隐名投资协议中明确,有关出资的转账凭证或交款收据等要完整无歧义,最好让显名股东出具书面文件,确认隐名股东已出资金额和时间。如果隐名股东身份可以向其他股东披露,则建议由公司及所有股东予以出资确认。 3、公司章程,是隐名股东不可忽视的法律文件。新修订的公司法赋予公司、股东对公司内部组织规范的极大自主权,公司章程可能直接影响隐名股东的权利。如隐名股东可能希望尽快分红,但章程却可能对公司分红设定更高的限制,隐名股东的短期投资目标就可能与公司的长期投资计划矛盾。因此,隐名股东对此不能完全掉以轻心,在制定章程时就应通过显名股东表达自己的关切,对持股比例较低的隐名股东而言,这一点更应予充分重视。 4、参与公司管理,是隐名股东保障权益的必要措施。为防止信息不对称,隐名股东应采取必要措施直接或间接参与公司管理,尽可能了解公司的动态。根据隐名股东对自己身份的披露意愿以及其他股东的态度,隐名股东可担任或以显名股东名义指派他人任职董事、监事、经理或财务人员,公司的证照、印章、印鉴以及财物资料信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尽量掌控。如参加股东会或其他重大决策,还应注明自己的与会身份及姓名。 5、发现权利被侵害时,隐名股东应尽快采取法律措施。根据被损害权利的不同情况,隐名股东可采取的措施也不尽不同。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当中对隐名股东的规定不算是特别的详细,但是,类似于法律上规定的国家公务员不能从商,所以像国家公务员如果做隐名股东的话肯定是违法的,向任何公司投资之前,做隐名股东就要考虑好可能会面临的法律风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0人已浏览
411人已浏览
266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