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 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且在签订合同时约定试用期。 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从...
试用期内可以解除合同。试用期内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按照劳动法的用人单位在试用期无论多久都应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可以签订四年合法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考察期。按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以下的,不得约定试用期;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十五天;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三十日;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十天;两年以上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试用期之所以称为试用,其含义就在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可在此期间内考察对方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双方都具有较为自由的解除合同的方式。尤其是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辞职,可以随时通知单位,并且一般不需要承担因此造成的违约责任。《劳动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内的; 关于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依据问题的复函》(1995年10月10日劳办发[1995]264号)规定:关于解除劳动合同涉及的培训费问,用人单位出资(指有支付货币凭证的情况)对职工进行各类技术培训,职工提出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如果在试用期内,则用人单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培训费用。如果是用人单位出资招用的职工,职工在合同期内(包括试用期)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则该用人单位可按照《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第四条第(一)项规定向职工索赔。按劳动法,用人单位必须在1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过一个月未签的要付劳动者报酬的两倍,如果从试用期算起一年满的次日,就算与劳动者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用承担任何的赔偿。你如果想要回属于你的那部分劳动所得,就必须收集在这个单位劳动的记录资料,到当地的劳动仲裁去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5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400人已浏览
2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