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用人单位克扣工资,有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1年,但诉讼时效是从劳动者离职之日起算。因此,如果劳动者一直在职,就不存在诉讼时效的问题。《劳动争议...
用人单位克扣工资,有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1年,但诉讼时效是从劳动者离职之日起算。因此,如果劳动者一直在职,就不存在诉讼时效的问题。《劳动争议...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用人单位扣除工资不合理,用人单位应当按月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工资,不得无故扣除劳动者工资。克扣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维护自己的权利。
拖欠工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诉讼时效规定一般为3年。《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加班费有诉讼时效。加班工资属于“劳动报酬”,适用特殊仲裁时效,劳动者在职期间或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提出加班工资的请求都是符合仲裁时效规定的。在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一年之后,劳动者逾期提出加班工资主张的,才受到仲裁时效限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6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259人已浏览
51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