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抗辩权成立事由一般有以下几种: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3、受害人过错; 4、第三人过错;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抗辩权成立事由一般有以下几种: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3、受害人过错; 4、第三人过错; 5、...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名誉侵权抗辩事由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正当评论: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对可以受到公众评价的事情进行正当的评论,而涉及到对特定人言行的批评,不构成名誉侵权。这是基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如媒体对违法犯罪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进行批评;对他人的智力作品进行评价;选民对被选举人发表评论;公民检举、控告他人的违法乱纪行为等。 2、合法行为:主要包括各级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在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即使其在会议上的陈述会损害议政范围内他人的名誉,也不能构成侵害名誉权。党政机关依据职权对自己管理的干部、职工依据一定的事实做出涉及个人品德的评价履行法律和道德上的义务。 3、受害人同意:公民有权在法律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所以,如果受害人在能够预见行为后果的情况下事先同意他人为某行为,结果名誉受到损害,受害人不得请求名誉权保护。当然,受害人的同意必须是真实的、自愿的、明示的。并且,行为人的行为应在受害人事先同意的范围。否则,行为就具有违法性,造成名誉损害的,构成名誉侵权。 法律依据:
不安抗辩权的成立条件有五个:第一,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第二,后履行义务的一方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第三,先履行的一方必须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后履行义务的一方无能力履行债务。第四,先履行义务的一方的债务履行期已届满。第五,后履行义务的一方未恢复履行能力或未提供担保。
一、当事人双方基于双务合同互负债务,且债务已届清偿期; 二、合同履行有先后顺序; 三、后履行一方当事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正常履行义务的现实危险; 四、享有不安抗辩权的当事人为负有先履行义务的当事人; 五、先履行一方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后履行一方的履行能力降低,且后履行一方没有提供担保。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30人已浏览
199人已浏览
314人已浏览
19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