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指定辩护只适用于刑事案件的审判阶段,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人,对于购房须知。只能是依法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因此指定辩护又称刑...
监护依设立的方式,可分为法定监护和意定监护。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意定监护即在法定监护之外通过当事人协议设立的监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指定监护,是指有法定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时,由监护权力机关指定的监护。指定监护实际上是法定监护的延伸,仍属法定监护范畴。指定监护只是在法定监护人有争议时才产生。指定监护人作用是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同时监护人也要承担起管教好未成年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责任,对于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监护人应当承担责任。监护人的监护责任受到法律的监督。
法定监护人,是基于法律规定而获得的身份。《民法总则》第二十七条和二十八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 指定监护人,依据《民法总则》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是各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对监护人选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两者的区别如下:法定监护人是基于法律规定获得的身份。指定监护人是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指定的,不是基于法律自然获得的。监护人的职责如下:1、保护被监护人的健康;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4、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诉讼;5、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6、当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代理他进行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6人已浏览
401人已浏览
430人已浏览
24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