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劳动合同主体可以变更的情形如下: 一、企业发生合并.分立等情况时,原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不予解除,由新企业代替原企业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
当劳动合同履行障碍时,法律允许双方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调整和变更原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双方可以变更本合同:1。在不损害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下列情况下才可以变更合同: 1、发生了使合同基础发生变化的客观情况; 2、合同变更应经当事人各方协商同意,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合同,擅自变更的合同无法律效力; 3、变更合同应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协议变更应有相应的证据; 4、按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须由国家批准成立的合同,其内容的重大变更还应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如果合同变更前或变更时,可能存在或发生了给当事人一方造成损失的事实,合同变更后,受损害的一方仍可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劳动合同一经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受法律保护,双方当事人应当严格履行,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但是,在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可能对涉及合同的所有问题都做出明确的规定;合同订立后,在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生活和市场条件的不断变化,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使得劳动合同难以履行或者难以全面履行,法律规定,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可变更合同相关内容。劳动合同的变更是在原合同的基础上对原劳动合同内容作部分修改、补充或者删减,而不是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原劳动合同未变更的部分仍然有效,变更后的内容就取代了原合同的相关内容,新达成的变更协议条款与原合同中其他条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都有约束力。
(1)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例如用人单位调整生产任务,转产,企业合并,分立等;(2)就业者方面的原因,例如因意外事故致伤,致残,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需要另行安排工作的;(3)客观方面的原因,例如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自然灾害的影响等。劳动合同变更时,双方当事人必须再签订劳动合同变更通知或协议,书面形式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劳动合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每个工人都需要清楚这方面的法律规定,以便在更改劳动合同时有更多的了解。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5人已浏览
333人已浏览
191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